021-80392064-804
您好,欢迎光临上海佳武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,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日本SMC服务商

smc电磁阀,smc气动元件,smc阀门,smc气缸

品牌名称
企业档案
上海佳武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

黄经理 女士  

站内搜索
 
产品分类
联系方式
  • 联系人:黄经理
  • 电话:021-80392064-804
  • Q Q: 548700770
  • 邮件:548700770@qq.com
  • 手机:13124847480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» 新闻中心 » 政府工作报告中 次提到“工匠精神”
新闻中心
政府工作报告中 次提到“工匠精神”
发布时间:2016-03-10  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511        返回列表

 政府工作报告中 次提到“工匠精神”

 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,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、柔性化生产,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,增品种、提品质、创品牌。“工匠精神” 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,让人耳目 新。

  总理为何要提工匠精神?因为这是我们的差距。今年1月4日,李克强总理在参加 个有关钢铁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的座谈会时,举例说中国至今不能生产模具钢,比如圆珠笔的“圆珠”都需要进口。

  1895年圆珠笔就已经被发明了,高铁、大飞机都造得出来,圆珠笔珠竟然还不能生产!如果不是总理说出来,估计好多人真不知道。

  很多人认为工匠是 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,其实工匠有着更深远的意思。它代表着 个时代的气质,坚定、踏实、精益求精。工匠不 定都能成为企业家,但大多数成功企业家身上都有这种工匠精神。

  为什么需要工匠精神?

  据统计, 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,日本有3146家,为 多,德国有837家,荷兰有222家,法国有196家。为什么这些长寿的企业扎堆出现在这些国家,是 种偶然吗?他们长寿的秘诀是什么呢?他们都在传承着 种精神——工匠精神!

  工匠精神,按照百度百科的词条解释,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,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。

  工匠精神的内涵

  精益求精。注重细节,追求完美和 致,不惜花费时间精力,孜孜不倦,反复改进产品,把99%提高到99.99%。

  严谨, 丝不苟。不投机取巧,对产品采取严格的检测标准,不达要求 不轻易交货。

  耐心,专注,坚持。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,因为真正的工匠在专业领域上 对不会停止追求进步。

  专业,敬业。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 优质的产品,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。

  “工匠精神”可以从瑞士制表匠的例子上 窥究竟。瑞士制表商对每 个零件、每 道工序、每 块手表都精心打磨、专心雕琢、他们用心制造产品的态度就是工匠精神的思维和理念。在工匠们的眼里,只有对质量的精益求精、对制造的 丝不苟、对完美的孜孜追求,除此之外,没有其他。正是凭着这种凝神专 的工匠精神,瑞士手表得以誉满天下、畅销 。

  工匠精神不是瑞士的专利,日本式管理有 个 招:用精益求精的态度,把 种热爱工作的精神代代相传。这种精神其实就是“工匠精神”。

  东京银座的小野二郎,捏了大半辈子寿司,被称为“寿司之神”,日本将他视为国家珍宝。为保证温度,用餐前的热毛巾是学徒手拧的;为保证米饭的口感,煮饭的锅盖压力之大需要双手使劲才能打开;煎蛋这份看似简单的活,要出自有十年经验的徒弟之手;从前的虾是早晨煮好后放入冰箱直到上菜前取出,现在是将虾煮到客人光顾前才取出;给章鱼按摩时间从半小时增加到40至50分钟,只是为了让肉质变软、带出香味。

  专注寿司60载,食客们品味的不是寿司,而是小野二郎的工匠精神:不断地重复以期达到新巅峰。

  我们应该怎么做?

   ,制造土壤

  当“工业4.0”红遍中国大江南北之时, 波接 波学习工业4.0和智能制造的热潮不息。有人却想着,有了工业4.0,我是不是就可以偷懒了?

  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主任罗民指出,企业过度追求“投资少、周期短、见效快”带来的短期利益,从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。

  工厂老板等不及工程师匠艺精神的开花结果,社会也等不得工厂匠艺精神的精雕细做。这意味着,工匠精神所需要的痴迷,不再能得到回报。这就摧毁了工匠精神所必须经过的煎熬。

  “ 个拥有工匠精神、推崇工匠精神的国家和民族,必然会少 些浮躁,多 些纯粹;少 些投机取巧,多 些脚踏实地;少 些急功近利,多 些专注持久;少 些粗制滥造,多 些优品精品。”罗民说。

  二,锻炼技术

  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高 技师、数控机加车间钳工组组长,人称为“航空手艺人”的胡双钱说,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,无论技术发展到什么水平,都离不开人这 核心的生产要素。即便是制造工艺水平非常发达的波音公司和空客公司,也都需要靠 些技能水平相当高的人员从事这些手工劳动。

  为长征火箭焊接发动机的国家高 技师高凤林认为,机器是人能力的延伸,只能按照程序重复运作,但人能够不断实现改造和创新,这是机器永远无法替代的。“科学家脑中产生想法,工程师图纸施工实现工程化,工匠制造出产品”,三者缺 不可。

 政府工作报告中 次提到“工匠精神”